作者:鄭凱云
嚴格來說,我是一個悲觀的樂觀者(好吧其實外表可能看不出來),我常常都會想『如果死不了,那人生要怎麼辦?』開心與煎熬都是要過一天的,於是我學習選擇看見各個人事物的優點,選擇看見優點,可以讓我感受到被自己、被他人信任與尊重的空間。有了這些空間之後,我才能安心的帶領不同性格的學生和團隊一起工作,一起勇往直前。
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,不管是針對學生還是老師本身,每個人都一直在面臨不同的困難。以不同的年齡層來說:小學生大多數的困難在於缺乏專注力;中學階段則大多因為對肢體接觸,產生尷尬,猶豫不前;對成年人來說,問題就比較多元與複雜,主要來自於個性或個人成長背景因素。
而且,我們還常常被迫要面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,此時,即使身為「老師」有時候也是會沒信心的,例如現在開始我需要用全英文教學,對於英文沒那麼好的我來說,這就是個我不擅長的領域,那我該怎麼辦呢?對此,我選擇了一個辦法,就是誠實,正視自己的挑戰。
很多人可能會問:為什麼要誠實呢?
我會說,如果我們一直要求孩子要誠實的面對自己,面對表演,但身為表演老師的我們卻自己都無法做到,這樣的缺乏勇氣的氣場,學生都會感受到的。因此身為一個老師,除了一定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技巧外,要知道老師也是人,也會有侷限性的,所以老師自己如何面對挑戰,並且採取正面的態度本身也是無可比擬的身教與影響。
親戚朋友們看待我的行為,會覺得我很勇敢,常常會問我『你怎麼敢?』但對我而言,我卻覺得自己算不上是勇敢的,一路走來,不管是離開原本的公務員工作成為一為專職的表演者,還是跑到對岸工作,說穿了,只是因為我『對自己很誠實。』我無法再在原本的狀況下待下去了(即使原本的狀況都對我很好),而我只能聽從我內心想改變的聲音,然後臣服於它。
誠實,是一種心態,也是勇氣的來源。
誠實,讓我引導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,進而協助他人解決問題!例如,大多數的學生一開始接觸音樂劇表演都是不會的,不論他們的年紀或是身份是什麼。
去年,我收了一個七歲的學生,Lily(化名),她因為喜歡音樂劇所以來上課,但是第一天上課,她就緊張到想吐,胃抽筋。我請她休息片刻之後,邀請她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唱。我告訴她『不用管妳唱的好不好,開心的唱就好了!』因為我知道在教學上,能教的都只是技巧和技術,真正的表演藝術是需要『引導引導,再引導』的,只有陪伴和等待可以給予學生更多可能性!
後來與她的父母溝通,才知道原來 Lily 在家裡性格活潑又喜歡說話,偏偏到了學校見到其他人就莫名的害怕,常常表現得太緊張,也不太願意說話。我開始在上課的時候問她『妳感受到了什麼?』,『你有什麼感覺?』……之類的問題,我引導她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,然後誠實接受自己。
對我而言,遊戲與吟唱是人類與生俱來就喜愛的,大多數的人我們都有方法讓他們變得更好,但對某些孩子來說,我的教學是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,發現自己,然後真正地喜歡上表演。
「勇氣」對我來說一直都是個人生挑戰,雖然我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一個很勇於離開舒適圈的人,但其實我的內心很需要被信任的安全感的。所以我能理解很多人不敢跨出去的原因,其實都是對未知、失控的恐懼,面對這樣的人,我都會在我的表演課堂中,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與氛圍,然後『邀請』他們挑戰看看,去看看未知的世界、未知的自己是個什麼樣子。教、學永遠是相長的,許多時候,我反而從學生身上學到更多東西。